上请_上请的读音_上请的意思

上请的读音 上请的意思

上请 上请又称“先请”。中国古代法律术语。指皇室宗亲、贵族、高官犯法一般司法官吏不得擅自审理,必须奏请皇帝裁决的制度。起源于汉代,范围逐渐扩大,先由三千石官后下延至六百石官,进而又扩大到公、列侯嗣子犯耐以上的罪。东汉时几乎所有官员不论犯何种罪行,均可享受此种待遇。南北朝时又规定:凡属人议范围的官吏、贵族犯十恶以外之罪,均须“上请”皇帝定夺。唐律专列请章。规定:“诸皇太子妃大功以上亲,应议者期以上亲及孙,若官爵五品以上,犯死罪者,上请;流罪以下,减一等。其犯十恶,反逆缘坐,杀人,监守内奸、盗、略人、受财枉法者,不用此律。”(《唐律疏议·名例》)此外,对于事关重大,但情节可以原宥之案件,法官不敢专决,也须上请。

“上请”的读音

拼音读音

[shàng qǐng]

【汉字注音】

ㄕㄤˋ ㄑㄧㄥˇ

【简繁字形】

上請

【是否常用】

“上请”的意思

基本解释

1.向上级请求或请示。 2.唐宋礼部试士出试题,准举子进问题意,谓之"上请"。

网络解释

上请

上请又称“先请”。中国古代法律术语。指皇室宗亲、贵族、高官犯法一般司法官吏不得擅自审理,必须奏请皇帝裁决的制度。起源于汉代,范围逐渐扩大,先由三千石官后下延至六百石官,进而又扩大到公、列侯嗣子犯耐以上的罪。东汉时几乎所有官员不论犯何种罪行,均可享受此种待遇。南北朝时又规定:凡属人议范围的官吏、贵族犯十恶以外之罪,均须“上请”皇帝定夺。唐律专列请章。规定:“诸皇太子妃大功以上亲,应议者期以上亲及孙,若官爵五品以上,犯死罪者,上请;流罪以下,减一等。其犯十恶,反逆缘坐,杀人,监守内奸、盗、略人、受财枉法者,不用此律。”(《唐律疏议·名例》)此外,对于事关重大,但情节可以原宥之案件,法官不敢专决,也须上请

“上请”的单字解释

】:[shàng]1.方位词。位置在高处的:上部。上游。往上看。2.等级或品质高的:上等。上级。上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卷。上次。上半年。4.旧时指皇帝:上谕。5.向上面:上缴。上升。上进。6.姓。7.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楼。上车。8.到;去(某个地方):上街。上工厂。他上哪儿去了?9.向上级呈递:上书。10.向前进:老张快上,投篮。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11.出场: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左边的旁门上。这一场球,你们五个先上。12.把饭菜等端上桌子:上饭。上菜。上茶。13.添补;增加:上水。上货。14.把一件东西安装在另一件东西上;把一件东西的两部分安装在一起:上刺刀。上螺丝。15.涂;搽:上颜色。上药。16.达到;够(一定数量或程度):上百人。上年纪。⒁(又shǎng)上声:平上去入。17.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1”。见〖工尺〗。18.表示由低处向高处:爬上山顶。19.表示有了结果或达到目的:锁上门。考上了大学。那时他家穷得连饭都吃不上。20.表示开始并继续:爱上了农村。[shǎng]指上声,“上2”shàng⒁的又音。[shang]1.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脸上。墙上。桌子上。2.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会上。书上。课堂上。报纸上。3.表示某一方面:组织上。事实上。思想上。

上字的详细解释

】:1.请求:请教。请假。请人帮忙。你可以请老师给你开个书目。2.邀请;聘请:催请。请客。请医生。请人作报告。3.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您请坐。请准时出席。4.旧时指买香烛、纸马、佛龛等。5.姓。

请字的详细解释

“上请”的相关词语

海 (shàng hǎi)以 (yǐ shàng)身 (shēn shàng)晚 (wǎn shàng)午 (shàng wǔ)马 (mǎ shàng)述 (shàng shù)升 (shàng shēng)地 (dì shàng)去 (shǎng qù)级 (shàng jí)年 (shàng nián)海 (hǎi shàng)基本 (jī běn shàng)涨 (shàng zhǎng)早 (zǎo shàng)天 (tiān shàng)门 (shàng mén)向 (xiàng shàng)课 (shàng kè)

(shēn qǐng)邀 (yāo qǐng)求 (qǐng qiú)聘 (pìn qǐng)问 (qǐng wèn)提 (tí qǐng)教 (qǐng jiào)客 (qǐng kè)示 (qǐng shì)邀赛 (yāo qǐng sài)假 (qǐng jià)申书 (shēn qǐng shū)宴 (yàn qǐng)愿 (qǐng yuàn)报 (bào qǐng)安 (qǐng ān)柬 (qǐng jiǎn)恳 (kěn qǐng)约 (yuē qǐng)缨 (qǐng y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