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綬_組綬的读音_組綬的意思
組綬的读音 組綬的意思
组绶 组绶可追溯到上古先民结绳记事。组绶的组是指官印上的绦带,绶是用彩丝织成的长条形饰物,盖住装印的鞶囊或系于腹前及腰侧,故称印绶。以绶的颜色标示身份的高低。用于在袍服外要佩挂饰物。组绶由织染署掌供。 组绶历经了周朝的“绶带”,南北朝的“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到盛唐的“披帛结绶”、宋的“玉环绶”直至明清荷包、香囊、玉佩、扇坠结艺发展至今的中国结。奈良时代,组绶及其编织传入日本。平组的组纽的技法被称为唐组。平安时代以后唐组主要作为日本刀的系带。1956年,京都西阵的有职丝组物师松叶屋第13代传人深见重助入选日本人间国宝。
“組綬”的读音
【拼音读音】
[zǔ shòu]
【汉字注音】
ㄗㄨˇ ㄕㄡˋ
【简繁字形】
组绶
【是否常用】
否
“組綬”的意思
基本解释
1.古人佩玉,用以系玉的丝带。 2.借指官爵。辞典解释
组绶zǔ shòuㄗㄨˇ ㄕㄡˋ用来系印环等物的丝带。 《礼记.玉藻》:「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绶。」 唐.白居易〈罢府归旧居〉诗:「腰间抛组绶,缨上拂尘埃。」
网络解释
组绶
组绶可追溯到上古先民结绳记事。组绶的组是指官印上的绦带,绶是用彩丝织成的长条形饰物,盖住装印的鞶囊或系于腹前及腰侧,故称印绶。以绶的颜色标示身份的高低。用于在袍服外要佩挂饰物。组绶由织染署掌供。 组绶历经了周朝的“绶带”,南北朝的“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到盛唐的“披帛结绶”、宋的“玉环绶”直至明清荷包、香囊、玉佩、扇坠结艺发展至今的中国结。奈良时代,组绶及其编织传入日本。平组的组纽的技法被称为唐组。平安时代以后唐组主要作为日本刀的系带。1956年,京都西阵的有职丝组物师松叶屋第13代传人深见重助入选日本人间国宝。“組綬”的单字解释
【組】:同“组”。
組字的详细解释
【綬】:同“绶”。
綬字的详细解释
“組綬”的相关词语
機組 (jī zǔ)詞組 (cí zǔ)綰組 (wǎn zǔ)鳴玉曳組 (míng yù yè zǔ)執組 (zhí zǔ)組合式 (zǔ hé shì)錦組 (jǐn zǔ)重珪疊組 (chóng guī dié zǔ)專案小組 (zhuān àn xiǎo zǔ)國際人權組織 (guó jì rén quán zǔ zhī)蟬組 (chán zǔ)組綬 (zǔ shòu)華沙公約組織 (huá shā gōng yuē zǔ zhī)懷組 (huái zǔ)組裝 (zǔ zhuāng)組合菜 (zǔ hé cài)騈組 (pián zǔ)傳圭襲組 (chuán guī xí zǔ)楚組 (chǔ zǔ)組員 (zǔ yuán)
文綬 (wén shòu)雙綬 (shuāng shòu)螭綬 (chī shòu)黃綬 (huáng shòu)組綬 (zǔ shòu)纓綬 (yīng shòu)紫艾綬 (zǐ ài shòu)進綬 (jìn shòu)寶綬 (bǎo shòu)藍綬 (lán shòu)鷊綬 (yì shòu)彈冠結綬 (tán guān jié shòu)銀印青綬 (yín yìn qīng shòu)結綬 (jié shòu)靑綬 (jīng shòu)綟綬 (lì shòu)綠綬 (lǜ shòu)陳洪綬 (chén hóng shòu)綬雞 (shòu jī)綬帶鳥 (shòu dài niǎ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