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闕_補闕的读音_補闕的意思

補闕的读音 補闕的意思

补阙 吴格 《&<诗三家义集疏&>点校说明》:“搜残补阙,网罗遗佚,为后人提供迄今最完备之三家《诗》读本。”

“補闕”的读音

拼音读音

[bǔ quē]

【汉字注音】

ㄅㄨˇ ㄑㄩㄝ

【简繁字形】

补阙

【是否常用】

“補闕”的意思

基本解释

1.匡补君王的缺失。 2.引申为弥补缺漏。 3.官名。唐武后垂拱元年始置,有左右之分。左补阙属门下省,右补阙属中书省,掌供奉讽谏。北宋时改为司谏。南宋及元明重又设置,均随设随罢。

辞典解释

补阙bǔ quēㄅㄨˇ ㄑㄩㄝ

填补缺漏,匡正错失。 《晋书.卷三六.张华传》:「华遂尽忠匡辅,弥缝补阙,虽当暗主虐后之朝,而海内晏然,华之功也。」

职官名。唐置,掌谏讽和举荐。其中左补阙属门下省,右补阙属中书省。

英语 old variant of 補缺|补缺[bu3 que1]

网络解释

补阙

吴格 《&<诗三家义集疏&>点校说明》:“搜残补阙,网罗遗佚,为后人提供迄今最完备之三家《诗》读本。”

“補闕”的单字解释

】:同“补”。

補字的详细解释

】:[què]1.宮門、城門兩側的高臺,中間有道路,臺上起樓觀。2.借指宮廷,帝王所居之處。後也借指京城。3.古代神廟、墳墓前兩旁的巨柱,多用石雕成。4.古代仕宦之家門前所樹用以旌表的建築物。5.泛指門戶。6.兩山夾峙的地方。7.兩眉之間的部位。8.古劍名。[quē]1.缺誤;疏失。2.空隙;缺口。3.指(感情上的)裂痕;嫌隙。4.空缺着;沒有。5.缺乏;稀少。6.殘缺;不完善。7.欠;應給的未給。8.衰微。9.缺憾。10.官位空缺;官員的缺額。11.缺席;應到而不到。12.姓。

闕字的详细解释

“補闕”的相关词语

(mí bǔ)遞 (dì bǔ)點 (diǎn bǔ)無 (wú bǔ)貼 (tiē bǔ)將功過 (jiāng gōng bǔ guò)足 (bǔ zú)綴乾坤 ()綴 (bǔ zhuì)助 (bǔ zhù)種 ()正 (bǔ zhèng)語 (bǔ yǔ)藥 (bǔ yào)益 (bǔ yì)養 (bǔ yǎng)血 (bǔ xuè)選 (bǔ xuǎn)休 (bǔ xiū)習學校 (bǔ xí xué xiào)

拾遺 (bǔ què shí yí)贏 (yíng quē)還 (hái quē)幽 (yōu quē)電 (diàn quē)鶴 (hè quē)訂 (dìng quē)樓 (lóu quē)鞏 (quē gǒng)彌縫其 (mí féng qí què)謀 (móu quē)墮 (duò quē)龍 (lóng quē)負 (fù quē)寢 (qǐn quē)微 (wēi quē)蝕 (quē shí)黃金 (huáng jīn què)銀 (yín quē)毀 (huì qu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