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币的意思_法币的拼音_怎么读_解释
法币
法币的意思、法币怎么读拼音:[fǎ bì]【法币 基本解释】
1935年以后国民党政府发行的纸币。
【法币 详细解释】
法律赋与强制通用的货币。如本位货币、辅币等。也称为「法货」。
【网络解释】
法币法币是“法定货币”或“法偿币”的简称。国家以法律形式赋予其强制流通使用的货币。其中,主币为无限法偿币,可以自由铸造;辅币为有限法偿币,国家实行限制铸造。旧中国1935年11月4日至1948年8月19日流通货币的名称。旧中国长期采用银本位制,1933年4月“废两改元”以前,实际上是银两与银元并用。“废两改元”后,虽然货币得到统一,但国民党政府财政经济上的困难并未得到解决,英美两国为控制旧中国的货币权,又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法币造句】
1、将法币与美元挂钩意味着法币升值,美国出口商品更具竞争力。
2、我刚到中国的时候,一美元可兑换蒋介石的法币七千元。
3、1935年中国实行法币政策后,银本位制度实际上就放弃了。
【相关词语】
法组词 方法 做法 法律 无法 法人 办法 法院 书法
币组词 人民币 货币 金币 硬币 港币 钱币 纸币 纪念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