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利率的意思_负利率的拼音_怎么读_解释

负利率

负利率的意思、负利率怎么读拼音:[fù lì lǜ]

【负利率 基本解释】

低于同期物价上涨幅度的利率。

【网络解释】

负利率负利率就是将通常的存款利率改为负值。有时适用于央行接受民间银行存款时的利率。一般而言银行向央行存款时可获得利息,但在负利率情况下反而需要支付手续费。银行将钱存入央行会出现缩水,因此有望促使银行积极放宽面向企业的贷款。例如2016年1月29日日本央行宣布实行-0.1%的负利率,将从2016年2月16日起执行。另外,实际负利率,指通货膨胀率高过银行存款利率。这种情形下,如果只把钱存在银行里,会发现财富不但没有增加,反而随着物价的上涨缩水了。2011年8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6.5%,而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仅为3.5%。我国的负利率已持续近17个月,老百姓的资产价值正随着物价上涨而相对贬值。2015年10月23日,央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及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这是自2014年11月22日以来,央行已经进行了六次降息,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从3%下降至1.5%,11个月以内存款利率惨遭腰斩。

【负利率造句】

1、瑞士政府成为有史以来首个以负利率的政府。

2、百分之一的存款负利率,欧元区从此进入负利率时代。

3、近9成社保基金面临高负利率存放的风险。

【相关词语】

负组词 负责 负荷 欺负 资产负债表 负债 负离子 负载 负数

利组词 福利 专利 利用 利润 吉利 利息 利率 意大利

率组词 汇率 利率 功率 效率 心率 频率 概率 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