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君识履_汉君识履的读音_汉君识履的意思
汉君识履的读音 汉君识履的意思
《汉书·郑崇传》:“喜为大司马,荐崇,哀帝擢为尚书仆射。数求见谏争,上初纳用之。每见曳革履,上笑曰:‘我识郑尚书履声。’”后遂以“汉君识履”指君王亲近重臣。亦作:汉庭曳履
“汉君识履”的读音
【拼音读音】
[hàn jun1 shí lǚ]
【汉字注音】
【简繁字形】
漢君識履
【是否常用】
否
“汉君识履”的意思
基本解释
《汉书·郑崇传》:“喜为大司马,荐崇,哀帝擢为尚书仆射。数求见谏争,上初纳用之。每见曳革履,上笑曰:‘我识郑尚书履声。’”后遂以“汉君识履”指君王亲近重臣。亦作:汉庭曳履
网络解释
“汉君识履”的单字解释
【汉】:1.汉水:江淮河汉。2.汉族:汉语。3.天河;银河:银汉。4.成年男人:老汉。好汉。5.朝代名。1.(前202—220)。刘邦灭秦后建立。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公元8年王莽代汉称帝,国号新(8—23)。自刘邦称汉王起,包括“新”,史称前汉或西汉。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朝,建都洛阳,史称后汉或东汉。为曹魏所灭。西汉、东汉合称两汉。2.三国之一(221—263)。刘备建立。在今川、云、贵、渝及陕西南部。建都成都,国号汉,史称蜀汉或蜀。为曹魏所灭。3.五代之一(947—950)。沙陀族刘知远建立。建都汴(今河南开封),史称后汉。为后周所灭。4.十国之一(917—971)。刘䶮(yǎn)建立。建都广州,国号大越,次年改“汉”,史称南汉。为北宋所灭。5.十国之一(951—979)。刘旻(mín)建立。建都太原,国号汉,史称北汉。为北宋所灭。
汉字的详细解释
【君】:1.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2.敬辞。称对方:汪君。诸君。
君字的详细解释
【识】:[shí]1.认得:识字。相识。2.知识:常识。学识。3.见解;辨别力:很有见识。远见卓识。[zhì]1.记住:博闻强识。2.标志;记号:款识。
识字的详细解释
【履】:1.鞋:衣履。革履。削足适履。2.踩;走:履险如夷。如履薄冰。3.脚步:步履。4.履行:履约。
履字的详细解释
“汉君识履”的相关词语
武汉老汉汉语汉子汉族汉字汉奸好汉汉人男子汉大汉西汉东汉汉文流浪汉庄稼汉罗汉壮汉单身汉汉学
君子君主诸君正人君子国君君王暴君君主立宪郎君伪君子君权君子兰夫君君临昏君瘾君子灶君请君入瓮君子协定帝君
认识知识意识知识分子共识知识产权意识形态识别常识相识见识识字下意识结识学识有识之士有识有意识潜意识知识青年
履行步履履约履历革履西装革履如履薄冰步履维艰履带履历表履新削足适履如履平地履历片履险如夷履舄交错履践衣履全履带车步履如飞
* 汉君识履的读音是:hàn jun1 shí lǚ,汉君识履的意思: 《汉书·郑崇传》:“喜为大司马,荐崇,哀帝擢为尚书仆射。数求见谏争,上初纳用之。每见曳革履,上笑曰:‘我识郑尚书履声。’”后遂以“汉君识履”指君王亲近重臣。亦作:汉庭曳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