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濛初_凌濛初的读音_凌濛初的意思
凌濛初的读音 凌濛初的意思
凌濛初 凌濛初(1580年6月18日~1644年),字玄房,号初成,亦名凌波,一字彼厈,别号即空观主人。因在家族中排行十九,所以时人又称之为“凌十九”。浙江湖州府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晟舍)人。明代文学家、小说家和套版印书家。 凌濛初十八岁补廪膳生,后多次赴考均未中。崇祯中,以副贡授上海县丞,并署海防事。任内清理盐场积弊,颇有政声。崇祯十五年(1642年),擢徐州通判。崇祯十七年(1644年),被农民起义军围困于房村,率众抵抗,呕血而死。 其著作《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与同时期文学家冯梦龙所著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二拍”,是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代表。 (概述内图片来源:嘉庆乙丑刊《凌氏宗谱·明徐州别驾初成凌公像》)
“凌濛初”的读音
【拼音读音】
[líng méng chū]
【汉字注音】
ㄌㄧㄥˊ ㄇㄥˊ ㄔㄨ
【简繁字形】
凌蒙初
【是否常用】
否
“凌濛初”的意思
基本解释
辞典解释
凌蒙初líng méng chūㄌㄧㄥˊ ㄇㄥˊ ㄔㄨ人名。(西元1584~1644)字玄房,号初成,别号空观主人,亦名凌波,明浙乌程人。善于创作平话,又喜作小说、戏曲,是明代著名的话本作家。作品有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杂剧《虬髯翁》及《颠倒因缘》等二十余种。
英语 Ling Mengchu (1580-1644), Ming dynasty novelist and dramatist, also written 凌蒙初
网络解释
凌濛初
凌濛初(1580年6月18日~1644年),字玄房,号初成,亦名凌波,一字彼厈,别号即空观主人。因在家族中排行十九,所以时人又称之为“凌十九”。浙江湖州府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晟舍)人。明代文学家、小说家和套版印书家。 凌濛初十八岁补廪膳生,后多次赴考均未中。崇祯中,以副贡授上海县丞,并署海防事。任内清理盐场积弊,颇有政声。崇祯十五年(1642年),擢徐州通判。崇祯十七年(1644年),被农民起义军围困于房村,率众抵抗,呕血而死。 其著作《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与同时期文学家冯梦龙所著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二拍”,是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代表。 (概述内图片来源:嘉庆乙丑刊《凌氏宗谱·明徐州别驾初成凌公像》)“凌濛初”的单字解释
【凌】:1.侵犯;欺侮:欺凌。凌辱。盛气凌人。2.逼近:凌晨。3.升高;在空中:凌空。凌云。凌霄。4.姓。5.冰(多指块状或锥状的):冰凌。凌锥。河里起了凌。
凌字的详细解释
【濛】:形容细雨:细雨其濛。
濛字的详细解释
【初】:1.开始的:初夏。初冬。2.开始的一段时间:年初。月初。本学期初。3.第一个:初伏。初旬。初一(农历每月的第一天,等于“第一个一”,区别于“十一、二十一”)。初十(农历每月的第十天,等于“第一个十”,区别于“二十、三十”)。4.第一次;刚开始:初试。初出茅庐。初学乍练。5.最低的(等级):初级。初等。6.原来的:初心。初志。初愿。7.原来的情况:和好如初。8.姓。
初字的详细解释
“凌濛初”的相关词语
凌晨欺凌凌空凌驾凌辱凌厉凌云冰激凌盛气凌人冰凌凌迟以强凌弱凌汛凌霄恃强凌弱凌波壮志凌云違強凌弱违强凌弱凌杂
溟濛空濛白濛濛黃濛濛蓊濛濛濛鬆鬆雲濛濛綿濛濛濛細雨渾濛雞濛濕濛濛雲霧迷濛濛鴻濛鬆洪濛涳濛濛籠濛雨細濛濛
初步最初当初初期年初初中初级起初初次初衷初一月初初始初夏初年初恋初春初冬初稿初秋
* 凌濛初的读音是:líng méng chū,凌濛初的意思:凌濛初 凌濛初(1580年6月18日~1644年),字玄房,号初成,亦名凌波,一字彼厈,别号即空观主人。因在家族中排行十九,所以时人又称之为“凌十九”。浙江湖州府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晟舍)人。明代文学家、小说家和套版印书家。 凌濛初十八岁补廪膳生,后多次赴考均未中。崇祯中,以副贡授上海县丞,并署海防事。任内清理盐场积弊,颇有政声。崇祯十五年(1642年),擢徐州通判。崇祯十七年(1644年),被农民起义军围困于房村,率众抵抗,呕血而死。 其著作《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与同时期文学家冯梦龙所著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二拍”,是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代表。 (概述内图片来源:嘉庆乙丑刊《凌氏宗谱·明徐州别驾初成凌公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