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讀學士_侍讀學士的读音_侍讀學士的意思
侍讀學士的读音 侍讀學士的意思
侍读学士 官名,唐开元十三年(725年)置集贤殿侍读学士,五品以上官充任。日一人侍读,以质史籍疑义。北宋咸平二年(999年)沿置,其后或不带学士,或仅为侍读。元丰改制后以侍读、侍讲为侍从以上兼职,正七品。辽代置,所掌不详。金代翰林学士院置,员一人,从三品。元代翰林兼国史院,蒙古翰林院、集贤院各置二员,从二品。明代翰林院亦置。初,吴元年(1367年)定正四品。洪武十四年(1381年)定制二员,从五品。建文中改为文学博士。明成祖复旧制。顺治元年(1644年)于翰林院设二人。十五年增至四人,俱汉员。康熙九年(1670年)定满、汉各三人。雍正三年(1725年)升从四品。乾隆五十年(1785年)定制满二人、汉三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再升正四品。
“侍讀學士”的读音
【拼音读音】
[shì dú xué shì]
【汉字注音】
ㄕˋ ㄉㄨˊ ㄒㄩㄝˊ ㄕˋ
【简繁字形】
侍读学士
【是否常用】
否
“侍讀學士”的意思
基本解释
官名。清代内阁所设,掌收发本章、总稽翻译,不以翰林出身充任。
网络解释
侍读学士
官名,唐开元十三年(725年)置集贤殿侍读学士,五品以上官充任。日一人侍读,以质史籍疑义。北宋咸平二年(999年)沿置,其后或不带学士,或仅为侍读。元丰改制后以侍读、侍讲为侍从以上兼职,正七品。辽代置,所掌不详。金代翰林学士院置,员一人,从三品。元代翰林兼国史院,蒙古翰林院、集贤院各置二员,从二品。明代翰林院亦置。初,吴元年(1367年)定正四品。洪武十四年(1381年)定制二员,从五品。建文中改为文学博士。明成祖复旧制。顺治元年(1644年)于翰林院设二人。十五年增至四人,俱汉员。康熙九年(1670年)定满、汉各三人。雍正三年(1725年)升从四品。乾隆五十年(1785年)定制满二人、汉三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再升正四品。“侍讀學士”的单字解释
【侍】:1.陪伴侍候:服侍。侍立。2.姓。
侍字的详细解释
【讀】:1.誦讀;閱讀;理解書文的意義。2.玩味:讀畫;讀帖。3.察看。4.講說,宣揚。5.稱呼,稱說。6.解說。7.字的讀音。8.文體名。屬題跋類,猶今之讀後感。
讀字的详细解释
【學】:同“学”。
學字的详细解释
【士】:1.古代指未婚的男子。2.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3.士人:士农工商。4.军人:士兵。士气。5.某些国家军人的一级,在尉以下:上士。中士。下士。6.指某些技术人员:医士。护士。技士。助产士。7.对人的美称:烈士。勇士。女士。8.姓。
士字的详细解释
“侍讀學士”的相关词语
侍候服侍侍女侍卫侍者侍奉侍从侍弄陪侍侍役侍养侍郎內侍右侍郎女侍内侍鸞臺侍郞侍衛侍執長侍
讀數導讀讀書復讀選讀讀書人讀經閱讀異讀讀者讀本讀破讀物讀後感讀音讀破句審讀飽讀詩書借讀諦讀
運籌學語義學勸學實學輟學語言學報告文學軟科學顯學師範學校絕學復學數學關係學無機化學視學藥學經學轉學語用學
战士博士人士女士士兵院士护士将士硕士烈士卫士绅士兵士士气军士学士博士后勇士道士有识之士
* 侍讀學士的读音是:shì dú xué shì,侍讀學士的意思:侍读学士 官名,唐开元十三年(725年)置集贤殿侍读学士,五品以上官充任。日一人侍读,以质史籍疑义。北宋咸平二年(999年)沿置,其后或不带学士,或仅为侍读。元丰改制后以侍读、侍讲为侍从以上兼职,正七品。辽代置,所掌不详。金代翰林学士院置,员一人,从三品。元代翰林兼国史院,蒙古翰林院、集贤院各置二员,从二品。明代翰林院亦置。初,吴元年(1367年)定正四品。洪武十四年(1381年)定制二员,从五品。建文中改为文学博士。明成祖复旧制。顺治元年(1644年)于翰林院设二人。十五年增至四人,俱汉员。康熙九年(1670年)定满、汉各三人。雍正三年(1725年)升从四品。乾隆五十年(1785年)定制满二人、汉三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再升正四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