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糊的意思_浆糊的拼音_怎么读_解释

浆糊

浆糊的意思、浆糊怎么读拼音:[jiāng hú]

【浆糊 基本解释】

1.用面粉调成的用来粘贴东西的糊状物。

【浆糊 详细解释】

用番薯粉或太白粉所煮制而成的黏糊状物。

【网络解释】

浆糊浆糊,中国汉语词汇,音jianghu。释义:面粉或淀粉加水熬制为糊状即为浆糊(商务印书馆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使用“糨糊”)。浆糊具有一定的粘稠度,多用于纸张、布料或物品的粘合。现代生产的多为纤维素和胶水制成的化学浆糊。 以小麦淀粉为原料,制糊时浓度以淀粉﹕水=1﹕6,所制得的糊性质较稳定,而煮糊温度 以不超过80℃为佳。

【浆糊造句】

1、一些地方贴春联经常使用捣浆糊

2、面粉,右脑是水,那么一想问题,就满脑浆糊了。

3、捣浆糊十分有趣。

4、做面汤是需要捣浆糊的。

【相关词语】

浆组词 砂浆 豆浆 原浆 蜂王浆 血浆 纸浆 泥浆 灌浆

糊组词 模糊 糊涂 迷糊 糊糊 面糊 稀里糊涂 糊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