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燧的意思_烽燧的拼音_怎么读_解释
烽燧
烽燧的意思、烽燧怎么读拼音:[fēng suì]【烽燧 基本解释】
古时遇敌人来犯,边防人员点烟火报警,夜里点的火叫烽,白天放的烟叫燧。
【烽燧 详细解释】
敌人来犯,燃火示警,夜间举火为烽,白天燔烟为燧。汉.桓宽《盐铁论.本议》:「故修障塞,饬烽燧,屯戍以备之边。」宋.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词:「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
【网络解释】
烽燧烽燧也称烽火台、烽台、烟墩、烟火台。如有敌情,白天燃烟叫烽,夜晚放火叫燧,是古代传递军事信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烽燧造句】
1、这说明汉代边防最基层的烽燧约十人为一个编制单位,由燧长统领。
2、敦煌的古烽燧遗迹,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3、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
【相关词语】
烽组词 烽火 烽火台 烽烟 烽火连天 沉烽静柝 烽烟四起 烽烟四起
燧组词 燧人氏 燧石 燧人 燧木 象燧 取燧 兵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