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役的意思_兵役的拼音_怎么读_解释
兵役
兵役的意思、兵役怎么读拼音:[bīng yì]【兵役 基本解释】
①指战争:兵役连年。②公民为国家履行军事义务。通常分为现役和预备役。
【兵役 详细解释】
战事。《后汉书.卷六.孝质帝纪》:「又兵役连年,死亡流离,或支骸不敛,或停棺莫收,朕甚愍焉。」
对国家服任一定期限的军事任务,称为「兵役」。为宪法赋予人民应尽的义务。
【网络解释】
兵役兵役,是指国家关于公民参加武装组织或在武装组织之外承担军事任务、接受军事训练的制度。主要包括公民在军队中服现役,在军队外服预备役,以及在校学生接受军事训练等方面的有关规程。兵役制度是国家的一项重要军事制度,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国家元首以法律、法令的形式颁布实施。对于保障军队现役兵员的更替和后备兵员的储备,加强国家武装力量建设,建立战时兵员动员基础,具有重大意义。
【兵役造句】
1、只应使边境保持安宁,以停止征发兵役,安定民心,劝勉百姓从事农桑,使中原地区受惠。
2、兵役制使我国的征兵行为有章可循了。
3、本月,德国暂停了义务兵役制以及对口的民事及社区服务。
4、适龄公民应积极履行服兵役的义务。
5、服兵役是件光荣的事。
6、亭长多以服兵役已满期的人充任。
7、由于是独子,那个年轻人被免于服兵役。
8、我国义务兵役制规定,年满18周岁的男性有服役义务。
9、志愿兵是服志愿兵役制的士兵。
【相关词语】
兵组词 当兵 征兵 步兵 兵马俑 士兵 兵团 阅兵 炮兵
役组词 战役 退役 三大战役 奴役 现役 淮海战役 辽沈战役